ATEX防爆認證簡介
1994年3月23日,歐洲委員會采用了“潛在爆炸環境用的設備及保護系統”(94/9/EC)指令。這個指令覆蓋了礦井及非礦井設備,包括了機械設備及電氣設備,把潛在爆炸危險環境擴展到空氣中的粉塵及可燃性氣體、可燃性蒸汽與薄霧。2014年歐盟頒布了新的防爆ATEX指令2014/34/EU,新指令于2016年4月20日起正式執行,取代了舊指令94/9/EC。它規定了擬用于潛在爆炸性環境的設備要應用的技術要求——基本健康與安全要求和設備在其使用范圍內投放到歐洲市場前必須采用的合格評定程序。
應用該指令有三個前提條件:
1. 設備一定自身帶有點燃源;
2. 預期被用于潛在爆炸性環境(空氣混合物);
3. 是正常的大氣條件下。
該指令也適用于安全使用必需的部件,以及在適用范圍內直接對設備安全使用有利的安全裝置。這些裝置可以在潛在爆炸性環境外部。
ATEX 94/9/EC指令根據安裝設備的保護水平將設備劃分為三個類別:
1. 1類(Category 1) — 非常高的防護水平
2. 2類(Category 2) — 高防護水平
3. 3類(Category 3)— 正常的防護水平
ATEX認證的適用范圍
該指令適用的設備范圍特別大,包括固定的海上平臺、石化廠、面粉磨坊以及其他可能存在潛在爆炸性環境的場所適用的設備。
1. 電氣類設備:包含電子部件,用于產生、儲存、分配和轉換電能的設備或用電能為能量的控制設備。
2. 非電氣設備:只有機械運動的設備,這些運動的部件會產生引爆源(如:熱表面,火花,靜電等)。如風機、壓縮機、粉塵機械、傳輸設備、攪拌機等。
ATEX防爆區域劃分
礦下使用(Mining) Equipment group 1 |
M1 |
能量保持 |
- |
M2 |
降低能量 |
- |
|
礦上使用(非礦下Non-mining) Equipment group 2 |
1 |
潛在爆炸環境持續存在或持續時間較長 >1000h/year |
Zone 0;Zone 20 |
2 |
潛在爆炸環境頻繁出現 10~1000h/year |
Zone 1;Zone 21 |
|
3 |
潛在爆炸環境不能頻繁出現,出現后持續時間較短 <10h/year |
Zone 2;Zone 22 |
注:0,1,2為氣體環境;20,21,22為粉塵環境。
認證模式
模式類別 |
具體內容(見指令附件) |
模式 |
EC type examination EC型式檢驗 |
附件3 |
B |
Prod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防爆體系認證 |
附件4 |
D |
Product verification 產品驗證 |
附件5 |
F |
Conformity to type 型式符合 |
附件6 |
C |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產品質量保證體系 |
附件7 |
E |
Internal control of production 內部生產管控 |
附件8 |
A |
Unit verification 單元認證 |
附件9 |
G |
認證模式的選擇
產品類別 |
認證模式 |
M1/1 |
B+D或者B+F |
M2/2中的內燃機和電氣設備 |
B+C或者B+E |
M2/2中的非電氣設備 |
A+技術文件提交 |
3 |
A |
電氣防爆標準:
類型 |
防爆標識 |
參考標準 |
隔爆型 |
Ex d |
EN 60079-1 |
本安型 |
Ex i |
EN 60079-11 |
增安型 |
Ex e |
EN 60079-7 |
浸液型 |
Ex o |
EN 60079-1 |
正壓型 |
Ex p |
EN 60079-2 |
“n”型 |
Ex nA |
EN 60079-15 |
澆封型 |
Ex m |
EN 60079-18 |
非電氣防爆標準
類型 |
防爆標識 |
參考標準 |
結構安全型 |
Ex c |
|
正壓型 |
Ex p |
|
限流外殼型 |
Ex fr |
|
隔爆外殼型 |
Ex d |
|
浸液型 |
Ex m |
|